一 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案件的可视化分析在 alpha 系统搜索关键词“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”,对该类案件从时间地域、行业、标的和案件效果几个维度举行分析。(一)时间、地域分析该类案件量近几年每年逐步攀升,主要漫衍在广东省、浙江省、江苏省以及上海市。
(二)行业分析该类案件涉及的行业占比第一为制造业(46.62%),险些占比一 半;第二是批发和零售业(33.02%),第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。以上三个行业的企业应多加注意掩护外观设计专利权。(三)案件标的及一审效果分析该类案件标的额为 50 万元以下占比 95.22%,50-100 万元标的额占比 3%。
发生纠纷时,企业无法估算损失的,可以100万元以下标的额为参考举行维权。一审裁判效果中,撤回起诉占比 60.62%,全部或部门支持占比 26.28%。可见,起诉后,大部门案件会以息争后撤诉方式解决,部门会讯断相应赔偿。总体来说,被侵权人以执法途径维权会获得相应的赔偿。
二 以案释法(一)案情简介2019年1月 A 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(下称 A 公司)“某龙门加工中心”(下称A产物)外观设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授权,后一直处于有效执法状态。同年2月A公司发现 B数控机床有限公司(下称B公司)将侵犯A产物外观设计的产物(下称B产物) 参展。
另,B公司在线上线下公然宣传、销售侵权产物给A公司造成庞大损失。A公司起诉要求B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。以下为第一张为A产物实物图,第二张为 A产物专利的主视图:以下为第一张为B产物参展实物图,第二张为B产物官网图:(二)执法分析1.B产物是否落入A产物外观设计专利权掩护规模?本案A、B产物都是切割机,属同类产物。
A产物专利设计要点在主视图,A、B产物主视图基本一致,且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,组成近似的外观设计。凭据《专利法》第59条,B产物落入A产物外观设计专利权掩护规模,侵犯了A公司外观设计专利权。
2.B公司是否实施了制造、销售被诉侵权产物的行为?B公司未经允许,将侵权B产物参展并在线上线下公然宣传、销售,属于为生产谋划目的制造、销售侵权行为,组成侵权。3.侵犯外观设计专利应负担何种执法责任?应停止侵害,并凭据《专利法》第65条确定的数额举行赔偿。(三)案件署理及效果本所状师发现侵权行为后,立刻开展侵权证据保全公证事情,其后在淘宝、侵权公司官网等网络平台、实体店肆搜集侵权产物的销售、宣传信息(可凭据实际情况举行证据保全公证),确保了维权事情顺利举行。
起诉后,B公司认可侵犯A公司外观设计专利,与A公司告竣庭外息争并向A公司支付损害赔偿金,后A公司撤诉。(四)建议与总结知识产权研发历程投入大,相关小我私家、企业等应予以充实尊重,不行随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,否则将会负担相应执法责任。发现侵权时,应实时收集并保全侵权证据,确保维权事情顺利开展。
依据《专利法》《侵权责任法》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执法问题的若干划定(2015 年修订)》等执法法例、审判实践,总结认定外观设计专利是否侵权的要点以供参考:1.判断是否为同类产物。判断尺度为外观设计产物的功效、用途、使用情况等,若这类因素无重叠,则不属于相同或者近似种别产物。2.判断是否落入外观设计专利掩护规模。
一般以表现在图上或照片中的产物外观设计专利为准,简要说明可用于解释所表现的该产物外观设计。3.将涉案专利与侵权产物举行对比。对比两产物设计特征相同与差别点,以本事域一般消费者认知水平为准判断是否相同或近似。
4.从整体和综合角度举行最终的判断。不必过于看重细节和局部差异,不能因某一局部差异判断两者不相近似。5.判断是否存在着合理抗辩事由。
如现有设计抗辩、正当泉源抗辩、先用权抗辩等。6.判断是否为生产谋划目的制造、销售、许诺销售、入口被控侵权产物组成侵权。本头条号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号接纳的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实时留言通知我们,以迅速接纳适当措施,如删除或支付稿酬,制止给双方造成不须要的损失。
本文来源:黄金城官网-www.yanhuiwang-sx.com